千村云对话 | 怀揣乡村振兴梦(一)

作者:来源:社会调查中心发布时间:2020-08-28

当你学业有成,你想为你的家乡和你到访过的乡村做些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020广东千村调查让南粤学子真正地到乡村中去,看见乡村发展的难点,听见乡村发展的需求,记录乡村振兴的足迹。力行而后知之真,访问员在真实的田野中从自己的专业学习出发,反思自己作为大学生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青年担当,摸索自己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应该如何前行。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答案吧。

 

 

引导社会关注

 

广东千村调查让我明白到了自己的渺小和乡村的广大。我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我想通过自己的文章来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发展,关注乡村振兴。希望写得好的话,可以有机会发表到相关平台上,进而对我的家乡的发展有一些帮助。

——广州花都队 周君茗

 

希望有更多的调查项目可以将乡村的现状和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以制定科学惠民政策并将其渗透到全国乡村中。村民目前对于一些惠农政策知之甚少,甚至会觉得因为自己所处的乡村过于偏僻而被放弃,所以我们的乡村调查最起码可以让村民知道国家在推行什么政策,自己在讨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享受什么优惠和补助。我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和国家“三农”政策方面的内容。

——阳江阳西队 梁竣策

 

受访户边工作边接受访问


乡村中也存在贫富差距的现象。我曾访问过一位受访者,他说:“其实我觉得我是贫困户,但是在国家的标准看来我就不是贫困户。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GDP在不断地上升,消费水准也不断地上涨。所以,贫困的标准,是否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有所调整呢?”受访者的话如耳边响雷,将我在迷茫中震醒,我开始思考贫困的定义与标准如果需要重新设定的话应该依据什么。那个时刻,我看着自己手中的平板和问卷,真正由衷地希望自己可以去为乡村、为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乡村中残疾致贫或因病致贫的案例不少,希望国家可以切实地去关注乡村中困难求存的人们,不要让脱贫后的家庭再次返贫。乡村脱贫和乡村振兴,是我这一趟调查之旅感触最深、也是最希望自己能参与其中去解决的问题。

——河源东源队 凌杨湄

 

访问员聚集在受访户家中


作为一名传媒专业的学生,这次千村调查促使我跳脱了新闻的一个包装,回到了真切的人间,感受到那些真切的生活。有一些真切的苦难和一些真实的血肉痛苦是需要摆开来好好地谈一谈的,这是此次旅途给我的最大收获。我希望之后可以坚持自己的传媒梦想,脚踏实地地学下去,总有一天,自己可以成为为乡村发声的人。

——揭阳揭东队 吴琳

 

因为我的专业是经济学类的,我想要做关于一个乡村的、类似千村项目的一个大数据统计。有了这个数据,就可以分析样本乡村存在什么问题,继而对症下药,派出特定的人才去解决问题。我想要从大格局方面去做一个统计和统筹,让社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揭阳揭东队 林玉婷

 

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话,我会考虑当一名乡村新闻记者,忠实地去倾听、记录,因为倾听和记录其实可以为乡村带来一个希望。我所诚实记录的乡村是真实存在的,是需要改变、需要社会关注的,因此就要有人来做这个事情。即使现在不被重视、关注,希望终有一天我的声音、乡村的声音可以穿到山的那边去。

——潮州潮安队 董泽扬

 

村子里的孩子们

 

 

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因为我大学所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在广东千村调查中,我更多地是关注乡村方言和文化传承这个问题。我热爱广府文化,所以我打从心底觉得诸如广府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积极地去传承和传播。

当我去到广东农村里时,意外地发现村里孩子其实多数都是讲普通话的,即使是在家里与父母沟通也是以使用普通话为主,乡村家庭的语言文化氛围不再是以方言沟通为主。广府文化,其实是粤语地区的一个地域文化,它的魅力传播和精髓传承主要是依靠粤语方言的。看到村里的小孩子们都是以普通话交流为主,我不禁会有一种方言难以留存的忧虑。其实,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并不应该是对立矛盾的,而应当是融合共赢的。地域以外的人可以通过普通话去了解地域文化、学习地域文化,而地域内的人则是可以通过方言将家乡的魅力和活力尽情展现,扩大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范围。在下一代的教育中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教育他们欣赏方言、地域文化和家乡的独特和美。


乡村民俗文化塑像


目前我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方言保护的现状,但我会从自己做起,在与朋友和家人的日常交流中尽可能使用方言,自觉做方言的保护者和传承者。此外,希望学校教育能重视方言,地方文化部门可以和学校合作在寒暑假期间开展低门槛、公益性、全民性的方言活动,让村民重温方言,让村里的下一代得以品尝方言与本土文化的趣味。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村民对本地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在传承文化之余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沟通,乃至于乡村与城市、地域与地域以外之间的沟通。方言传承在促进社区和谐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如果之后有“方言大讲堂”这类活动,我应该会去参加。

——东莞横沥队 黄湘娥


村中房屋上贴着对联


当我学业有成回到家乡的时候,我希望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精神文化活动来激活留守村民的精神活力。可以尝试把村民聚集起来,开展文艺集会、地方戏曲交流活动等,为终日对着家里四面墙的村民增加一些交流机会,如此忙起来之后,他们就不会因为感受到无聊、无助、孤独等情绪而对生活失去希望,甚至变得麻木、冷漠。如果活动有趣,可能大家回到家之后还会主动跟家里人分享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大家就能鼓起勇气跟家里人好好说话了。

——河源龙川队 林依晨

 

 

在乡村开展知识科普

 

其实不需要等到学业有成,现在就可以开始到乡村中普及保险知识。很多村民意识上认为保险是因为政府有要求,才需要去买保险,而不是真正理解和评估过保险对于他的家庭风险规避作用。我们需要到农村中去让村民真正认识保险、了解保险,清楚保险应该是因为自己有需要而买,如此村民才能提高自身保险缴费的积极性,才知道自己如果有需要的话应该怎么在困难时刻从保险中得到帮助。

——汕头龙湖队 陈艺转

 

访问员一起进行当天的最后一份调查问卷


我最想改变的就是他们的想法,现在的新媒体、短视频那么发达,应该好好利用,做好宣传工作,将各种政策及相关资料都简明易懂地解释给村民们听。因为不了解,所以村民总是抱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以为政策政治跟自己无关。但其实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社会力量,自然是与村民们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去改变村民的思想,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基层的政治建设中来。

——清远佛冈队 康靖

 

 

投身乡村教育,参与乡村基层服务

 

村子里提倡教育的标语


参加完这个项目之后,我想毕业之后可以去参加“三支一扶”,到乡村中去支教。经过实地调查之后,我发现乡村教育存在资源匮乏、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的情况。虽然现在暑期大学生支教活动受到了一些舆论的批驳,但是我认为去山区支教或者回乡支教从长远来看是有意义和有积极作用的。哪怕只是作为一个小小的联结点,如果能让山里的小孩子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能感受到世界的广阔,那么我愿意投身于这一份平凡甚至艰难的事业,在教育方面为乡村振兴贡献我自己的力量。

——惠州惠城队 李鑫

 

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为家乡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可以引导大家关注乡村师资力量培养的问题。大学毕业之后,我会回到家乡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江门台山队 郑银惠

 

访问员与村里孩子并肩同行


我读的是语言,关于乡村建设,现在能够想到以及力所能及的,可能就是会到家乡去支教。通过教育科普,尽可能地更新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尽可能地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如此可以尽早地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告诉他们未来可以从事的职业不仅仅是种地、开车、做手工。如果他们早点知道发展的可能性和职业多样性,或许就不会等到初高中落下学业进度的时候才明白学习和未来的重要性。另外,在进行行政村问卷调查时,我知道了其实样本村的村支书和基层干部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我希望可以有更多从五华走出去的大学生,可以考虑回到村里从事基层工作,在更了解村子的情况下进行建设,或者可以引入更多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提高乡村小学的教育水平。

——梅州五华队 邓梦璇

 

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在这一次的乡村调研活动中,我了解到乡村教育的现状,学龄前0至6岁阶段的儿童基本都是没有去上幼儿园,甚至是没有接受到启蒙教育的状态,而村里年轻一辈基本是初中或高中阶段就停止了学业,普遍学历不高。从我所学的专业出发,我衷心希望自己能够在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老师之后,回到乡村,在学前教育阶段为乡村里的孩子提供一些帮助,为乡村里孩子的人生道路点一盏小灯。希望农村的学龄前教育可以得到重视,并做得越来越好。

——惠州惠城队 钟文倩

 

访问员在陪孩子玩


大一大二时参加了“爱心邮寄”活动,今年参加了广东千村调查,每一年在和乡村里的孩子接触和沟通时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童真与可爱。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开展一个项目,组织大学生团队或志愿者团队定期到乡村开展学习,与乡村中的孩子们一同在乡村、田野和大自然中感受美和增长知识,为孩子带来更多与时俱进的知识和信息。

——梅州五华队 古钰

 

沟通技巧是可通过学习、训练习得的,村民之间或者村民和村委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件,其实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去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冷战。因此可以将沟通技巧训练和沟通的重要性作为学习内容,加入到村民的思想教育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岗前教育中。除此之外,大家需要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应当根据孩子的成长进行调整的,如果孩子一直在家庭教育中得不到良性反馈和成长帮助的话,家庭只会逐渐变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厌学、辍学离乡等事情发生,家长也是需要教育的。

——东莞横沥队 刘倩妍


受访户带着小孩一起接受访问

 

农村在职业技能、技术培养和感恩教育方面其实有待加强。村里的孩子和年轻人觉得自己年纪到了之后进工厂赚个三四千就可以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如果没有一门技术,有可能连工厂都进不去。就算是顺利成为一名工人,也有可能在中年时因为各种原因失业。农村普遍想法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顺利读完初中高中就可以赚钱养家,完全没有需要掌握职业技能的概念。这就导致村里的孩子即使读完高中后出来工作也是白纸一张,没有任何职业竞争优势的。有的孩子长大之后外出务工因为没有就业优势,找工作不顺利,只能在城中村挣扎求存,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跟家里人进行沟通,与家人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淡,过了6、7年以后可能就是对村里的情况不闻不问。所以,乡村振兴如果可以短时间内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和铺开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是不是应该适当引导和增加职业技术培养呢?我希望可以通过定期支教组织,灵活地调整教育内容,为孩子们输送比较实用的知识。

——河源龙川队 黄永军

 

访问员和村里的孩子合影


我想让村里的孩子拥有更多高质量的美育课堂,比如美术和音乐课。我的堂哥堂姐们是在村里长大的,他们很喜欢画画,也喜欢唱歌,但是在乡村小学里面由于师资有限,他们的美育课堂经常是被自习课或自由活动所消化掉。时至今日,城市里的小学都依然常有音乐课或者美术课被占用的情况,更不用说乡镇小学。我希望到乡镇小学去普及艺术教育,让小朋友接受更多跟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有关的东西。文化失传,随之而来的就是认同感缺失。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教育,将下一代的根牢牢扎进乡村的泥土中,不要让乡村消失没落。

——揭阳揭东队 黄梓涌

 

乡村发展的问题,从行政层面来看,其实与我们的基层干部能力不足有关。很多乡村的村干部其实很早就开始负责基层工作,但是那个年代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机会学习管理和培养基层工作能力,因此目前运行的行政体系可以说是迟缓的。我们需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带着他们去了解先进的技术、知识,学会运用资源。

——揭阳惠来队 陈镇鸿

 

访问员在对村委进行访问


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听过的故事都促使访问员在乡村的土地上再次成长。

 

村子里的彩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