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讲堂第11期】蒋和平: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种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1-11-16

粮食安全是世界尤其是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历史与时代使命,而种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突破口。中国种业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然而其发展却面临着一定阻力。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如何针对当前种业国内外形势,更好解决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2021年10月29日,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二级教授、现代农业学科首席科学家蒋和平教授作客我院“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下出发,探讨了我国种业发展所面临的六大问题,辅以典型案例的分析,最后提出中国种业发展的出路与对策。

首先,蒋和平教授介绍了中国种业发展的现状。他提出,一方面,目前我国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程度逐年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具体来说,例如国家设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主要粮食作物的绿色品种示范点,在15年间使农作物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提高9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种业市场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加快,并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专业化分工,使企业要素配置更加集中在优势领域,并使种子企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然而,蒋教授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种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有较快发展,但在全球化进程及严峻的国际种业竞争形势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种业科技创新和经营发展的六大新问题。蒋教授以8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中国“北京黑小豆”的遗传资源中找到抗大孢囊线虫病的基因,挤压中国大豆市场为例,说明中国存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与种质资源研究薄弱的问题。除此以外,种子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为国内育种资源分布较分散,中央和地方之间、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科技创新各环节内以及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不紧密、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接着,蒋教授通过分析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的玉米品种成功推广的例子,说明了中国种业的前沿生物技术竞争力不足,面临着被外资控制的巨大隐患。最后,蒋教授从市场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农作物优良品种与售后服务模式落后的观点,并指出农作物育种的知识产权保护过于滞后。

最后,蒋教授基于以上问题,提出新时代应树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的种业发展新思路和政策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构建中国种业科技创新和特色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同时改革种业科研考核体制,鼓励优秀科研人员到种业龙头企业兼职任职,采用报备名额制+双聘+任务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灵活配置人力资源。

二是构建种业科研攻关靶向招标制。针对粮食作物的重大攻关育种核心技术,进行市场化靶向招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三是构建种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是注重种业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引进种业科技人才、专业育种团队作为核心战略,充分发挥种业领域领先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创新计划、种业领域人才工程和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项目和课题的培养人才力度。

四是构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制定种业知识产权管理法律法规,形成权责统一、运行有序的种业管理体制。同时尽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将转基因品种、自交作物品种纳入植物新品种保护。我国应考虑适时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完善我国品种权保护界定,强化对原始创新品种权人利益的保护。

五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发展既要注重供种数量安全,又要重视种子质量安全。一要发展绿色、生态、安全、优质的水稻和小麦。依靠分子育种技术,选育环境友好型、资源高效利用、抗逆性强的水稻和小麦品种。二要重点发展适用于机械化操作的小麦和水稻。

六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应破解和消除种质资源引发的国家种业源头安全风险。

七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应在育种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主要在粮食育种基础理论、育种攻关技术和生物智能育种技术上有突破,为发展壮大国家粮食育种产业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柱。

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应在发展生态高值粮食育种产业上有所突破,发展生态高值粮食育种产业,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点突破领域,也是我国现代种业科技创新重点突破的方向。一方面利用新育种技术和新生物技术培育出富硒、富锌、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水稻和小麦新品种。另方面在追求生态高值粮食高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其品质、功能和效益,要加快培育生态绿色、环境友好、资源高效、优质特色和高附加值专用,以及适宜轻简栽培和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方式等突破性新品种,重点培育优质功能水稻、降糖降血脂的小麦、优质蛋白玉米等重要功能粮食作物新品种。

在新的粮食安全观主导下,构建新时代我国种业安全可持续发展体系,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蒋教授提出了七条政策建议:

一是科学编制我国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三是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平台建设和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种业创新中心,四是建立国家现代种业专项资金,五是建立种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制种业的保险制度,七是以电子商务和数字化强化现代种业发展的动力。

最后,蒋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探讨有关我国农业和种业发展多个问题,受到我院师生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