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手记 | 漫步山野间,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乡村
作者:来源:社会调查中心发布时间:2021-08-13
编者按
广东千村调查项目每年通过招募心怀乡土的高校学子,深入广东乡村开展入户调研,收集农村微观数据,助力“三农”研究和乡村振兴。同时,千村调查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一个观察乡村现状,了解社情民意的实践机会。
2021年是广东千村调查开展的第四年。本文为清远佛冈队的访问员曾展灏所写的调查手记,主要记录其在与村委、村民交流中深入了解和重新认识乡村的实况,感受乡村变化,提出对未来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的期许与展望。以下为手记全文。
漫步山野间,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乡村
作者 / 清远佛冈队访问员 曾展灏
我曾走进田间地头,拿相机记录过农忙时节的景象;曾拜访村子的百年祠堂,穿梭在虔诚村民奉上的祭祀烟火;曾和堂兄弟一起爬上自家荔枝树,品尝最新鲜的岭南佳果;也曾在院子里与家人席地而坐,仰望中秋佳节时那金黄的圆月。乡村是我成长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看来,它宁静而生动,裹满了丰收的糖浆,交织其中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田园牧歌的美好。这就是我认知中的乡村。
但这一趟广东千村调查的经历告诉我,乡村并不是一场展览画展,而我自始至终都离真实的乡村太远了。
今年暑假,当身边的同学纷纷走进实验室里做项目、做科研,或是到大厂和研究所实习,而我在看到广东千村调查的招募令后,下定决心要到广阔的乡村大地走一走、看一看。于是带着忐忑与憧憬,在紧张的培训后我便匆匆收拾行囊出发了。
一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01村子里的有志青年
与我想象中的不同,每个村的村干部队伍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例如我们到达的第一个行政村,便是年轻的村支书接待了我们。他说自己是“八零后”,虽然跟我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龄人,但应该是这个行政村的村委中,与我们年龄最为接近的。同时,这位支书也是这么多年来村委中最年轻的“一把手”了。
支书十分热情亲切,在为我们介绍村子发展情况的过程中,不时地跟我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邀请我们到村子里的种植基地参观,甚至还亲自下厨为我们做饭。交谈中,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与这位支书有什么隔阂或者代沟,而支书对于“一村一品”和通过乡村特色农产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发展理念更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的雄心壮志以及一个村子振兴的蓬勃“希望”。
访员与村支书合影
在另一个村中,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小伙。他穿着时兴的运动服,戴着冰袖和棒球帽,其时尚气息在村子里格外不同和亮眼。他看上去年纪与我们相仿,接触后才发现他已经在村委参加工作了,有着初见时察觉不出的成熟和稳重。之后三天的访问过程中,他与我们密切沟通,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并亲自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地寻找受访户,如此我们的访问工作得以高效顺利完成。
如今农村的村干部队伍已渐渐不再是我们父母辈年龄的工作人员所主导,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社会对乡村的重新关注,乡村正源源不断地输入年轻的新鲜血液。他们充满干劲,有着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抱负;拥有激情,装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理念。我深信,随着村干部班子这一“年轻化”趋势的演变,乡村将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02守在田地上的老人
我们一路寻找受访户,最后往往是在田间地头找到他们。盛夏炎炎,这时仍在地头工作的受访者大多已经超过了60岁,子女外出打工。他们“留守”在村里,手头里是养老金和子女带回的少量家用,平时还得种些水稻和蔬菜节省伙食费,维持着生活的开支。在我以往的认知中,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们本该在家中颐养天年,多半是消遣着过日子。但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他们中大部分仍在田地里日复一日地劳作,仿佛社会的发展没有在此处落下任何一个脚印。可能有一些人选择继续在田间劳动是自愿的,是维持身体机能的一个习惯,但实际主要原因还是生活难继。外出务工的子女仅能为他们带回一份微薄的家用,无法承担同时维系自己生活和子孙辈赡养的负担,从事农业劳动便成了这个年纪的他们唯一的选择。
问及外出务工子女的情况时,我听到过最多的回答是“他们都去打零工”“他们生活也不容易”这样的话。年轻人的离乡和老人的留守,是维持生计的无奈之举。看着自己手中的平板,看着填答框中的数据,我希望这些微小的数字可以在后续为这些老人带来积极的改变,带来与家人常团聚的可能。
热情的村民给访员指路
在我们访问后期到达的几个村子中,村里的土地被统一承包进行农产品的种植,这一方面为老人们带来土地出租的稳定收入,一方面又省去了他们在日晒雨淋下劳作的艰苦。乡村发展应该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当地就业岗位,鼓励年轻人利用好当地资源返乡就业创业。村中闲置的土地也可借鉴一些乡村建设的案例引入种植业承包商的发展模式,使得这些至今仍留守在田地上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03柜子里的小药片
访问过程中,有不少受访者向我们倾诉了自己有着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我在访问过程里会特别留意受访者提到的疾病困扰。一位受访户阿姨表示自己老了之后膝盖疼,“腿都伸不直”,有时候还影响到了正常生活,由于工作时间长和为了省钱,阿姨并没有去大医院做检查,平日里靠着吃某种止痛药缓解疼痛。
她把装在柜子里的一袋药拿出来给我看,枚举着哪种止痛药吃了没效果,哪种吃了对胃不好……我脑海中闪现出一系列专业学习中提及的可能病因和长期服用这些止痛药带来的危害。然而出于我对自己知识浅薄的认知和对行医许可的谨慎心理,我只能无奈地给阿姨提出几条服药的合理建议,并劝导她有时间一定要去医院就诊,此外便帮不上阿姨什么忙了。类似的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在我接触过的年长的受访者中,超过半数表示自己每个月要有一笔开支来买降压药控制血压。尽管医疗保险制度已经逐渐在乡村中普及,但诸如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疾病,仍然会给村民在经济和健康上带来持续且不小的负担。他们之中一部分人甚至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在农村医疗健康基础设施仍未完全完善的情况下,“病来如山倒”,波及的依然是整个家庭,甚至是压倒。
04环境改造焕新颜
去年清远佛冈队结束访问后撰写的手记中提到了个别自然村水泥路建设滞后,村中道路尘土飞扬,村民为此不满的情况。今年访问时,我惊喜地发现这样的状况已大为改善。农村道路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已明显改进和完善,昔日泥泞的道路和脏乱的卫生环境一去不复返。我们在访问途中经过的道路基本都是水泥路面,此外村中还集资修建了三格化粪池无害化处理系统,农村的生活污水基本得到妥善地处理,尽可能地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当谈及道路规划和近年来村容村貌的变化,绝大多数村民都表示了肯定。在广东千村调查开展的第四年,我们有幸见证了乡村的一点点改变。
在这次为期十天的调查中,我看到了藏在乡村宁静和谐的表面背后的一系列问题,这使我更加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乡村振兴的道路注定漫长而坎坷,而我们所看到任何的微小改变,或许都是乡村振兴带来美好生活的一个小起点。我始终相信在未来的千村调查中,当问及村民其它方面的问题时,他们会给出更多肯定的、真实的、由衷的答复。我们的工作从昨天到今天、从今天到明天,正在被更多人理解,时光流转,我们也会一直与这片土地上无数的人们期盼着乡村振兴实施并成果丰硕的那一天的到来。
05归途
坐在回广州的长途客车上,我的思绪却还停留在十天前台风带来的那场暴雨里。手忙脚乱中队长撑着伞,让我先把自己的伞拿出来再一起从出租车上卸行李。我们的鞋子都湿了,狼狈地站在小卖部门前避雨。十天的时光太充实,我还来不及一件件地细数回忆;太美好,以至于我不知道怎么认真地和大家告别。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足以用来表达我对整个团队的感情。
我想在今后的很多年里,每当回忆起2021年的夏天,我想起的不仅只有推迟的东京奥运会,还有散落在粤北山野中那一个个令人感动、闪光的瞬间,想起当年充满理想和热血的我们。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能把时光在这里定格,留住这一群可爱的,期盼着再见的人。
雨后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