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对话崔潇濛:作别看天吃饭,普及精准农业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03-15

编者按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气候变化挑战突出”置于开篇关键位置,并强调了“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并且针对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文件提出了“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稳定农业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决定着粮食安全前景,从小农户到大农场,从产业链各个参与者到政策决策者,都环环相扣。

南方都市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崔潇濛。他强调,在过去20年间,已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极端降雨、气旋和暴风等极端气象事件,将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中长期气候变化挑战着全球粮食安全。基于大数据等技术的精准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大趋势。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中国农业基本面,扭转“看天吃饭”的局面,技术落地有待普及。

以下为南都原文报道:

近年极端天气频发,造成农作物减产,气候变化挑战加剧,对农业生产应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气候变化挑战突出”置于开篇关键位置,并强调了“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并且针对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文件提出了“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去年10-11月,广东菜市场出现“菜比肉还贵”,引发热议。广东受土地、气候等条件所限,并非蔬菜优势产区,“北菜南运”“西菜东运”流通格局平衡区域供应。产区降水偏多成涨价诱因。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10月份批发均价是每公斤5.25元,环比涨16.7%,同比涨11.7%。

 

广东东升农业集团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南都记者 刘嘉琳 摄)


新冠疫情大流行仍在蔓延,全球农产品供应链面临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3月4日数据披露,衡量世界食品价格的基准指数攀升至历史新高,2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40.7点,同比上涨了24.1%。

稳定农业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决定着粮食安全前景,从小农户到大农场,从产业链各个参与者到政策决策者,都环环相扣。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崔潇濛日前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的采访。他长期关注农业与资源经济领域。

崔潇濛强调,在过去20年间,已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极端降雨、气旋和暴风等极端气象事件,将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中长期气候变化挑战着全球粮食安全。

基于大数据等技术的精准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现代化转型大趋势。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中国农业基本面,扭转“看天吃饭”的局面,技术落地有待普及。

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

动态优化农业发展布局

南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着墨明显增加,您有何解读?

崔潇濛: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对农业的影响不可忽视。我的感受是,2021年气象相关灾害性事件较多,社会关注度在提升,譬如河南暴雨等,不仅仅引起了城市内涝防治的讨论,对农业生产也有直观影响。

近年来,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步伐加快。202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其中农业是应对挑战的重点领域。

今年一号文件加强关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是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覆盖至三农领域的体现。与气象灾害有关内容,往年一号文件中也曾出现,但通常分散在关于粮食生产、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论述部分。而今年一号文件则首次在专门的条目中,对这些内容作系统性的集中论述。

南都:您如何评价现阶段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崔潇濛: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区域广阔,面对气候变化时有较强分散风险的能力。譬如,局部区域发生极端暴雨,带来洪涝灾害,不至于威胁全国整体粮食供给。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细化到各个区域,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地方,当地农业生产的适应能力到底有多强?科技是关键因素。

 

碧桂园自主研发无人农机设备。(佛山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南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这一新提法,有何必要性?

崔潇濛:从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的角度而言,目前国内对中长期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仍相对不足。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投入,又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规划。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程度,短期、中长期有所不同。中长期的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光照、水、热量等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地区间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才能针对性地考虑未来农业生产的分布,以及配套何种生产模式。

以往国内各类农业发展分区与布局的规划思路相对静态,要重视中长期气候变化影响因素,融入更多动态视角。

小农户家庭经营是中国农业基本面

应对气象灾害全产业链环环相扣

南都: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状态。台风、洪水等气候灾害不断,也引发了市场担忧,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崔潇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观”发生改变,食物消费趋于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主粮。粮食安全的范畴也将转变为“食物安全”,囊括许多非主粮产品。一些农作物产地较集中,气象灾害频繁到来,相对主粮,这些农作物的供给更容易受影响和引起市场价格波动。

本地农业生产还是要加大科技支撑,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应灾能力,超前、准确预警气象灾害,掌握灾情采取实时措施,以及降低灾后损失。另外,产业链前端的育种研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会起到很大作用,需要长期投入。

南都:中国农业生产人多地少、地块分散,小农户占比高,农业生产没有摆脱看天吃饭的局面。有观点认为,这种生产模式,给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普及带来了障碍。对此,您有何观察?

崔潇濛:我国农业生产的人地比例特点,会增加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农业生产主体统筹、协调行动。中国农业生产模式以小农户为主,农户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大量分散的小农户,并促使他们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如水利灌溉设施、气象预警网络等建设,这些无法靠单个小农户完成,需要政府进行引导并参与投入建设。另外,对小农户的技术推广和知识培训也有待加强。

扭转“看天吃饭”

农业大数据技术服务落地成本高

南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了要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利用气象大数据做农业生产决策,被认为是扭转农业“看天吃饭”的关键技术。

崔潇濛:利用气象大数据为农业生产服务,需要充分的基础设施投入和科学技术支撑,技术、人员、监测网络搭建等缺一不可。收集气象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为农业生产者实时提供优化生产的方案。大数据的应用,通过精细定位,收集农户所在地区的气象要素,再基于本地生产模式、土壤条件等特征,结合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农户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策略。

南都:2019年您撰文指出,国内气象数据整合和预测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据您观察,三年过去,这方面有何进展,还存在哪些因素制约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崔潇濛:过去这三年,气象数据整合和预测及对农业方面的应用投入增多,官方重视程度上升。我观察到,有越来越多这类数据信息公开,相关数据产品也陆续投入研发和使用。

技术虽成熟,但在农业生产中的落地成本较高,普及存在障碍。对许多小农户来说,采用新的生产模式、新的科技手段,收益恐怕还难以平衡投入成本。先从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开始推广,有助于更好达到新技术的传播效果。

 

广州春耕场景。图中有水稻无人机播种、有高速插秧机插秧、有激光平地机整地、有拖拉机耕地作业。(通讯员供图)

南都:精准农业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国外有哪些实践经验可借鉴?

崔潇濛:我在美国加州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加州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农业、气象方面,政府做了丰富、详细的数据公开,这一举措带动了科研单位和企业,降低了他们投入研发的成本。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活跃,也促进了农业科技发展,同时推动了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产学研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

气象数据服务的潜在市场很大,政府更多是引导作用,但落地最终要靠企业等市场主体,农户要买单。

近年来,精准农业成为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转型大趋势。譬如,在加州,一些农场根据实时捕捉的气象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实时地优化生产过程,农场里预先铺设的设施,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自动调整给农作物的供水、供氧等。类似模式,国内也有一些尝试,但这方面探索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一些。在技术上赶上并不难,但这种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较长距离。

南都:农业保险也被认作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有效金融工具。对此,您有何观察和建议?

崔潇濛:从农业发达国家经验看,农业保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应对工具,也是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发展的趋势。国内农业保险整体覆盖率偏低,小农户参保意愿不高,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普遍现象。农业保险的推广与新兴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相似之处,如何在不同群体间进行推动,先后顺序如何,同样值得研究。

本文首发在南方都市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