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2期】武拉平: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之路:理论思考与中国模式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10-31

2022年9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武拉平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之路:理论思考与中国模式”主题讲座。首先,武教授回顾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过程,然后从农业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模式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农业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农产品市场正在经历六大转变。

从宏观经济体制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内主要是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对外则是由封闭走向开放。1978年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领域的经济活动均由政府按照计划安排。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府逐步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调动农户和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84年,政府明确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从“计划”向“市场”过渡,这一阶段计划与市场“双轨”共存,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市场,既有政府的计划收购,又有自由市场收购。1992年,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总体来看,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原来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到计划与市场双轨共存,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这一改革过程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腾飞。

从改革的特点和逻辑来看,武拉平教授指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渐进式的。我国经历了从消费品市场到生产资料市场再到要素市场的改革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代,国内的市场化改革依然是坚定不移的方向,同时改革的重点实现了从需求侧向供给侧的转变,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生产,生产的核心是技术。目前的改革就是要把中国经济的增长从依靠传统的土地、劳力和资本三要素转变为依靠现代技术、信息(数据)和管理新型三要素上来,从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农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来看,武拉平教授认为,理论上就是要基于“完全竞争”的理论,建立充分竞争的农业市场,生产经营活动都将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从实践上来说,改革过程中也必须以处理好“三农”问题为重要目标。对于“农业”问题,主要是抓好生产,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于“农村”问题,主要是促进发展,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对于“农民”问题,主要是抓好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从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模式来看,武拉平教授总结为五个方面:在市场主体方面,培育了无数的、充分竞争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客体方面,实现了丰富的、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农产品供给;在市场信息方面,提供了充分、及时的现代化信息;从行业进出角度来看,实现了自由、宽松的行业和市场进出;在市场体系和制度方面,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和运行制度。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农业市场化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一是我国的农业市场并非单一的市场化,而是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二是中国的土地实行“三权分置”,农村土地(耕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对实际使用者,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可以自由流转;三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农产品等核心物资实行“准商品化”,包括粮食和土地等,政府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

最后,武拉平教授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指出,我国农业市场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1978-1984)、稳步推进(1985-1992)、巩固调整(1993-2000)的阶段后,2001年加入WTO之后,农业市场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15年以来,网上销售成为市场化的新趋势,商品和服务的线上交易呈现快速增长。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市场正在经历六大转变:一是从关注产品市场转变为关注要素市场,技术和信息等新型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二是从以现货市场为主,逐步转变为现货和期货市场并重。在推动现货收购、批发和零售发展的同时,期货市场更快地发展起来,近年来鸡蛋、生猪、苹果和红枣等品种期货纷纷推出;三是从线下市场为主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四是从传统的多环节交易转变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产销对接;五是从商品流为主转变为更加管账户信息流;六则是从关注表面的现象问题转变为更加关注市场本质。武拉平教授还指出,未来新型要素对农业市场的影响,期货市场如何服务三农,农户的信息素养、农产品的线上交易等诸多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