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奖第23期】谢治菊: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2-12-27

2022年10月31日,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治菊教授做客暨南大学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3讲。谢治菊教授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论述入手,作了题为“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参会人数达160余人,讲座由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承政主持。

讲座中,谢治菊教授首先介绍了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她指出,东西部协作始于1980年代初邓小平的“两个大局”伟大构想,其前身是1996年的对口帮扶。2016年,习近平在银川召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这项工作从倡导性制度转变为规范性制度。2017年8月印发《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办法(试行)》后,扶贫协作工作由“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正式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东西部扶贫协作”改为“东西部协作”,并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谈及东西部协作政策扩散的特点,谢治菊教授指出,从空间维度看,辐射扩散与跨域扩散并重,结对空间日趋完善与对等,辐射扩散明显,跨域扩散显著。从内容维度看,政策内容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同一政策领域的内容不断细化与深化。从组织维度看,类型多元与层级下移并举,协作的地级市数量逐步上升,协作组织的类型日益多元,协作中的结对层级逐步下移。

接着,谢治菊教授指出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要点是产业协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协作。在产业协作方面,要在继续给予资金支持、援建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推进产业梯度转移,鼓励东西部共建产业园区,实现资源互补,强化市场合作。在劳务协作方面,要加强东西部对口帮扶省际间劳务协作,借鉴东西扶贫协作经验,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推进东西部人员互动、技术互学、劳务对接,实现东西部地区人们的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在消费协作方面,要充分发挥东部省市经济优势、口岸优势、市场优势,推动西部地区农产品品牌、品质、供应链、价值、市场广度提升,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然后,谢治菊教授分析了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经验和矛盾。逻辑主要有四点:一是央地联动与府际协同的叠加;二是政治优势向制度效能的转化;三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四是规划引领与考核评价的协同。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有以下五点经验:一是从点轴式到制度化,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二是从穿花式到整域性,协作关系动态调整;三是从重帮扶到重发展,协作内容与时俱进;四是依附并超越科层制,协作网络优势互补;五是多元主体共治共享,协作利益渐进均衡。谢治菊教授指出,目前东西部协作还存在着三对主要矛盾:政府、市场与社会难以共生,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外力帮扶与内生发展难以同步。

最后,谢治菊教授谈到对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首先,要坚持结对主导,进一步理清国家、市场、社会关系,逐步引导我国的结对治理从国家主导向国家引导、市场与社会主导的转变,助推实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然后,要增强结对认同,进一步强化共同体思维意识,推动东西部协作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助推全员化的共同富裕。其次,要进行结对竞赛,进一步完善结对考核评估机制,健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促进公平与效率平衡发展,助推实现分层次的共同富裕。最后,要注重结对合作,进一步树立区域协调发展、协共发展、共同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外力帮扶与内生发展的关系,助推可持续的共同富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