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国强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研修班第十四期:谭莹:数字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与绩效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3-21

2023年3月17日,暨南大学-国强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第十四期课程顺利举办。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谭莹教授受邀为学员授课,本期课程的主题为“数字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与绩效”。

首先,谭莹教授介绍了数字农业的概念。数字农业是用现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而形成的一种农业新业态,以“信息+知识+智能装备”为特征,代替以“土地+机械”为核心的传统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传感数据多样,集传感、存储、分析、联动于一体,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智能数据处理、多样化的报警方式等。要发展智慧农业,就要打造数据中心、诚信体系、管理体系和核算体系,将获取的数据应用于多个不同的领域,实现标准化生产、区块链溯源,进而推动乡村电商、数字创意、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然后,谭莹教授阐述了数字农业如何实现生产提质增效。目前,中国农业仍存在生产分散、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分级体系、流通环节多、融资困难五个关键问题。而数字农业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减少资源损耗来实现提质增效。以 “掌上田园”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整体解决方案为例,其基于物联网标识体系在农业领域的延伸应用,通过全程溯源和自动化生产,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等社会痛点。

接着,谭莹教授分析了数字农业如何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以广东荔枝为例,由于农产品风险高、分级难,且小农户缺少抵押品,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其资金需求无法被现代金融满足。而数字农业可以将农产品打造为相对标品,构建供应链金融。如茂名市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通过打造“农业科技+数字金融+物流”的全产业服务模式,以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农户、农业合作社及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贷款资金,带动农户全面增收。

此外,谭莹教授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在数字农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罗锡文院士团队研发的自动土壤采样器、变量施肥无人机、无人驾驶主从导航收获机系统等,使水稻无人农场实现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乡振小院连接物联网、大数据和算法三大平台,建成了智能植物工厂和智能家禽工厂,面向政府、农户、农商户提供数字化服务。“牛哥驿站”通过构建体系化、整体性产业技术服务网络,面向返乡创业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培养乡村振兴的产业领军人。除此之外,华南农业大学还成立了产业学院,加快物联网农业人才培育,赋能提升农业价值。

最后,谭莹教授介绍了广州市天河区在数字农业领域的主要成就。广州市天河区打造的花城农园,是全国农科“硅谷”示范区,也是大湾区首个现代农业园。其大力推进种业、都市农业、数字农业集聚发展,探索集数字农业、文化旅游、电商展示、教育培训、特色餐饮等现代高端服务业于一体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天河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