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7期】高鸣: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农业强国建设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5-26

2023年4月13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高鸣做客暨南大学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7讲。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科技与改革对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性,基于此,高鸣老师作了题为“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承政主持。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高鸣

首先,高鸣老师介绍了新阶段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与愿景。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供给保障安全可靠、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设施装备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健全高端、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唐仁健,2022)。从狭义的农业视角来看,其内涵可以概括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多功能属性强三个方面。而广义的农业强国还体现在农村和农民上。从农村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要逐步实现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健全,人居环境条件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建设农业强国要让广大农民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民精神富足。

其次,高鸣老师解释了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理论基础。“双轮驱动”从理论逻辑上看,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基本遵循;从历史逻辑上看,是“三农”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本经验;从现实逻辑上看,则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现实需要。

然后,高鸣老师强调了科技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主要思路和关键任务。在现实基础上,2021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整体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具体表现为农作物种源自给率在95%以上,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主要思路上,一是要统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二是要充分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三是要同步推动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而科技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主要有四点:其一,推进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其二,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其三,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其四,构建更高水平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

接着,高鸣老师强调了改革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基本思路和关键任务。在现实基础上,中国深化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包括开展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并实现法制化;实施并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在基本思路上,一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二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坚持在改革中保障和提高农民利益。而改革驱动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主要有五点:其一,要深化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二,要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三,要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其四,要持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其五,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最后,高鸣老师提出了农业强国视域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目标和底线任务,也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体系、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前提,更是保障国家安全、抵御风险挑战的关键。总体来看,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处于国际高位,粮食总产量较高,谷物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但对标世界农业强国的粮食安全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玉米、大豆的单产和总产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在农业强国视域下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六点:第一,粮食总量缺口大、隐性自给率仅为70%;第二,自然资源约束加剧、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压力较大;第三,粮食单产提高难度大、规模化提质增效难;第四,种粮效益持续下滑、耕地非粮化倾向突出;第五,外界风险加剧、进口不确定性增加;第六,粮食浪费问题突出。基于此,农业强国视域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障粮食安全优先级、加快粮食安全立法进程;二是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稳产、高产、绿色和可持续的新型粮食生产体系;三是打造系统高效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四是优化粮食供给结构,打造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