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国强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研修班第十六期:刘金山: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机遇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5-26
2023年4月14日,暨南大学-国强公益基金会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第十六期课程顺利举办。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刘金山受邀为学员授课,本期课程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机遇”。
刘金山教授分析了后疫情时代钱潮涌动的新趋势。过去20年,中国广义货币量(M2)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量最多的国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广义货币量增速将依然较高。
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净增人口数不断下降直至2022年出现负增长。未来时期,如何在募集“天量货币之水”的同时吸引人才,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2022年,在钱潮涌动背景下,由于新冠疫情、美联储货币紧缩、俄乌冲突、大国博弈、全球通胀等多重风险叠加,全球步入一个新政治经济周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尽管各级政府、各企业齐心协力化解风险,还有更多的风险冲击需要外部力量协同才能化解。刘金山教授预估了今年风险转变新趋势。
第一,从疫情防控进入到后疫情时代。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大任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八大任务,对于扭转疫情防控带来的负向经济影响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以来,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将迎来大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将在政策引导下消解疫情防控产生的多方面冲击,推动行业主要指标回升。这些都是践行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施工路线图。
第二,美联储货币紧缩趋缓。2022年3月起,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全球资金汇入美国,全球各地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预计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将停止加息,意味着美联储加息紧缩风险将得到缓解。
第三,俄乌冲突影响常态化。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粮食、稀有金属、稀有气体供应短缺,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2023年这一风险有所转化,欧洲能源空间替代使石油价格回落,对制造业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
第四,中美竞合长期化。未来中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主要集中在芯片领域。中美之间的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现象,会对全球资本流动和产业布局产生长期影响。
第五,全球通胀长期存在。未来资源和能源将从低价时代迈向高价时代。我国是能源等初级产品的主要输入者和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未来商品价格呈现金融化趋势,许多商品的价格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还受期货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等影响。
刘金山教授指出了未来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其一,企业全产业链运营或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导致成本核算方式重构。其二,企业从即时生产方式迈向预防式生产,带来生产方式的重构。其三,企业向全产业链生产模式转型,存在垂直一体化趋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轻资产(重科技)向重资产(轻外包分工)转型。其四,企业进行全球分布式生产,存在着产业链供应链由“溢出”迈向“转移”的态势。其五,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由“成本导向或市场导向或资源导向决定”向“成本导向、市场导向、资源导向、政治导向等综合决定”转变。其六,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化解输入型通胀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急剧上升的风险。其七,调整供应链、提高安全性、加强现金管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应是当下所有企业的必修课,企业由“分工出效率”模式向“安全谋生存”模式转型。其八,企业生产经营必须具有宏观大视野,向市而生与向策而生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