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9期】田旭: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居民膳食营养转型

作者:来源: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9-07

2023年7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田旭做客暨南大学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9讲,与师生分享了题为“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居民膳食消费转型”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承政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首先,田旭教授阐述了农村膳食消费转型的基本事实。中国膳食营养转型演变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包括饥荒(1961-1978年)、消除饥荒(1979-1990年)、结构调整(1991-2000年)、营养转型(2001-2014年)和健康膳食(2015年至今)。具体而言,城乡膳食营养转型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2004年以前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4年以后则出现了明显不同,且城乡食品消费支出差异开始缩小,这反映了农村居民膳食消费转型加速的现象。基于此,田旭教授的团队提出研究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是否推动了农村居民的膳食消费转型?

接着,田旭教授介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背景。古代农业税主要包括赋税和劳役,具体的制度安排在不同朝代有所差异;近现代农业税经历了由累进计征农业税,到“剪刀差”暗税与农业税明税相结合,再到开征农业特产税等不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三提五统”、劳役、“两工”等杂项负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由此,农村税费改革于2000年拉开序幕,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3年正税清费阶段,包括“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和一项改革”;第二阶段是2004-2006年减免税阶段,标志着中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

随后,田旭教授介绍了该研究的理论框架、数据来源和实证方法与结果。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包括取消农业税、“两工”和农业特产税三大举措,由此产生的潜在影响路径包括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劳动力配置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进而影响农民的粮食消费与营养健康。在数据方面,本研究采用1999-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以及1997-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并整理了县级层面正税清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政策的实施时间点。在实证方面,本研究主要使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正税清费政策还是免税政策,都显著降低了蔬果类消费量,但提高了肉蛋奶类消费量,增加了膳食多样性。同时,本研究还使用了事件研究法进一步分析动态效应。

此外,田旭教授介绍了该研究的机制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并通过重新配置家庭劳动力改变了家庭膳食消费结构,还通过改变农户种植结构提高了家庭膳食的多样化程度。另外,本研究从两个维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一方面,使用“异质性-稳健”估计量(de Chaisemartin and D'Haultfoeuille,2020),计算“组别-时期平均处理效应”;另一方面,采用CHNS数据进行DID估计,进一步检验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田旭教授探讨了未来农业支持政策的转型方向。近20年来,农村税费改革显著提高了居民的膳食营养质量,但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膳食状况依然堪忧。在政策推动下,中国农业补贴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相关的政策结构调整仍有待实施。据此,田旭教授指出未来农业支持政策需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持续关注留守群体营养改善问题;第二,以需求为导向优化食物生产结构;第三,调整农业支持政策方向;第四,引导健康膳食行为;第五,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返回